首页动态正文

世界观热点:骑车路上


【资料图】

骑车通勤已成多年习惯,一年四季,只要天气不是太恶劣,我都会骑自行车上下班。

前些年,英国广播公司对5500名英国民众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,59%的受访者认为自行车是两百年来最伟大的发明,我颇以为然。不是吗,自行车这种机械代步工具,设计精巧、功效明显、使用方便,不用外力就能将人的行进速度提高3至4倍。正如乔尔·莫基尔在《富裕的杠杆: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》一书中所写:自行车使人能坐在上面推动自身飞快地前进;188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·斯塔利的关键改进,造出“流浪者”牌新车,骑车变得平稳且易于操纵,自行车由此成为大众交通工具,并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。

我家离单位约8公里,骑车上班的话,单程通常需半小时多一点。长期在南京工作生活,已感受到这种通勤方式的利弊:易受天气影响,但总体上方便快捷、低碳环保、经济实惠,一般不用担心堵车,且可借以锻炼身体。加之,上下班线路熟悉,骑行时更可分神,想点骑车以外的东西,骑车路上往往成为自己思绪放飞的时候。

骑车路上,可摆脱现代产品诱惑以重拾思考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,给当今社会带来丰富物质,也使诱惑大大增加,人经常被各种力量牵引,尤其是手机、互联网,用来思考的时间却变少了。骑车要用眼用手,能让人暂时将手机放下,与自己独处。

骑车路上,可以欣赏街景,边看边想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很多信息都来自网络、手机推送,虚拟社会与真实世界交织互缠,有时相当炫目但真假难辨,有时则缺乏真切感。骑车通勤常会看到过往行人、沿街店铺、车辆交通等情况,远远看到排着长队的,就知道多半有好吃的东西在热卖,由此窥见经济景气、人间烟火;每每看到交警多少、交通秩序如何、市民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,又能大概估计出当地交通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状况。

骑车路上,可跳出繁杂事务缠绕以开阔思路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、内容多,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务,容易陷入“事务主义”的泥潭,有时难免生出厌倦情绪。骑上自行车,暂时抛开工作生活上的烦恼,随风自由自在地前行,或放松放松心情,或重新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,尝试换个角度看问题,常常会有新的启发。

骑车路上看着车水马龙,自然对交通经济学中著名的当斯定律理解得更真切,也对现代城市的通勤问题有所思考。当今时代,通勤方式多种多样,有传统也有现代,各自在速度、舒适度等方面各有优劣,但这并非恒定不变。以自行车和小汽车这两种代表性的交通工具为例,通常后者比前者快捷舒适,但在上下班高峰道路拥堵时,开车可能比骑车慢,驾驶者也会因此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。因此,绝对好的通勤方式并不存在。我们需要反思:通勤目标何在?如何选择通勤方式?如何做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?作为现代文明市民,或许我们应调整对快捷、舒适等特性的认识,多承担必要的公共责任,使有限的道路资源得到更好利用,使总体通行效率更高,让更多的人享有便捷舒适的美好通勤感受。

这篇短文也是在骑车通勤时构思并推敲的,是真情实感的体现。我喜欢骑车通勤,更喜欢骑在车上自由自在地思考。章江益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